2017-2019年市校外教育课题研究:丛林探险项目建设
1 研究背景
上海市少年儿童佘山活动营地的丛林探险是户外营地项目建设的有益尝试,本课题通过项目核心素养内容的研究、项目资源体系的建设和运作模式的探索等,促进户外营地教育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
1.1 发挥营地教育优势,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1.2 开展项目资源建设,建立实施指导策略。
2 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是上海市课外校外教育研究课题中第一个来自户外营地的课题,也是佘山营地开展的第一个市级课题。课题的主题最初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户外营地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后来,与我们开展的上海市校外教育资源包建设项目相结合,确定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丛林探险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申报课题,在立项后,我们将题目中的“课程”改成了“项目”,以彰显校外教育区别于校内教育的价值所在。2017年7月开题后,我们组建了以营地活动组教师为核心的课题组,通过资料收集、项目设计、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推进课题研究。2018年3月,我们组织了课题研究的专家座谈会,2018年8月,阶段性成果《核心素养目标下户外营地活动项目的资源建设——以丛林探险项目为例》在《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期刊上发表,2018年11月,《丛林探险》电子资源完成制作,由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定稿,2019年6月,阶段性成果《基于“互联网+”的丛林探险项目资源包微课设计与开发》在《教育传播与技术》期刊上发表。回顾两年的课题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3 研究成果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核心素养
本课题中的项目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参与丛林探险项目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所反映的是个人对于21世纪社会生活的基本胜任力,它植根于基本知识与技能,体现为综合运用相关知识与技能富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通用能力。
3.1.2 丛林探险
丛林探险项目面向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是指通过野外的生存活动、探索活动和审美体验,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感悟,利用营地独特的自然资源设计活动(劳动、制作、运动、探索等)为学生提供丛林学习的经历,使他们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完成活动任务,培养生态意识,从体验中获得成功,提升能力与品格。
3.1.3 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成果。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必须是真实的学习,而真实的学习必须要有真实的情境与任务的介入。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评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即评判学生的适应性。营地的丛林探险项目以项目学习为理念,正是基于具体的任务与真实的情境,通过活动实践开展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2 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构建
3.2.1 核心素养理论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3.2.2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核心素养路径
3.2.3 活动项目核心素养目标体系的研究
核心素养目标的设置应建立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建构出丛林探险项目完整的核心素养目标体系。结合丛林探险项目的活动内容以及户外营地现有的经验进行反思,我们认为核心素养目标应涵盖五大领域,分别是自然亲和力、户外生存力、高阶思维力、身心素养力和共情服务力,五大领域有相应的目标内涵,并且目标随着活动的深入而上升,并不断内化。
3.3 线上线下的资源内容建设
3.3.1 项目线上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开发项目活动的在线学习,建立线上线下互动的资源体系,推动项目的整体建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通过项目的在线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培养兴趣、发现优势。
3.3.2 项目线下活动的设计与规划
丛林探险项目以户外学习为载体,体验教育为途径,自然教育为核心,野外生存知识与技能为基础,项目活动充分利用了户外营地的教育资源和自然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呼应人的自然天性,培养项目兴趣和实践能力,探索将项目活动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户外的价值,提升活动的审美情趣。
3.4 项目指南的顶层设计思路
项目指南是实现项目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项目指南的建设,为学生建立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校外教育项目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参与活动项目中获得个性和特色的发展。
3.4.1 项目指南设计的建议
3.4.2 项目指南设计的框架
3.4 活动项目的实施策略思考
3.4.1 活动项目的实施
(1)普及面向全体,兴趣引导参与。
(2)注重体验学习,提升能力素养。
(3)重视团队合作,交流促进成长。
(4)学会安全防护,激励勇敢精神。
3.4.2 活动项目的评价
丛林探险项目建设与实施体现了校外教育活动项目的特点,应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主。本项目是一个可以不断丰富的项目体系,它的活动内容既是预设的,又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不断地创新。项目评价应充分重视过程性评价,具体包括:师生以何方式参与到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以何方式体现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如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活动的实施;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如何在项目活动中体现户外学习的价值;学生如何在项目活动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等。
3.4.3 项目活动的保障措施
(1)项目建设应重视相关资源的利用。
(2)项目建设应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3)项目建设应重视安全保障措施。
4 后续研究思考
4.1 存在的问题
4.1.1 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有待丰富。
4.1.2 课题研究的成果运用有待提高。
4.1.3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项目评价机制有待健全。
4.2 今后的研究思路
4.2.1 设计活动项目方案,深化实践研究。
4.2.2 探索核心素养内容,建立项目纲要。
4.2.3 完善活动项目指南,形成指导策略。
4.2.4 结合学校教育需要,体现活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