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少年儿童佘山活动营地简介

1982年,上海市儿童和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根据党中央关于“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指示精神,酝酿为孩子们创建一个野外活动营地。1983720日经市政府批准,上海市妇女儿童协调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团市委、市教育局在19837月联合创办的上海市少年儿童佘山活动营地成立,目前隶属于上海市妇女联合会。营地位于风景秀丽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初创时占地1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3393平方米。1989年扩建后,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43平方米。营地内有学生寝室楼、餐厅、浴室,以及学生广场、拓展活动区、野炊烧烤区、模拟飞行中心和安全体验中心等教育设施。营地可一次性接待300余名学生来营活动。

营地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创新实施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践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追求自我完善与突破,不断提升校外教育的发展思路,办人民满意的校外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地以“自主•勇毅,我健康;探索•体验,我成长”为营训,面向来营的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交往合作素质,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和生存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与个性品质。

营地通过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科普教育系列活动、亲近自然系列活动、生命教育系列活动、生态文明系列活动、自强自立系列活动、家庭教育系列活动等,引导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意识,严明组织纪律性;亲近探索大自然,培养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学习野外生存本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开展紧急状态下的自救生存演练,增强自救技能和尊重、热爱生命的意识;体验集体生活,增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自理、自立、自强的精神;增进亲子情感,密切亲子关系,推动创建和谐家庭。通过开展少年儿童野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努力把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体系,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通过开展对外交流,学习汲取有效经验,宣传展示上海少年儿童风貌,推动少年儿童野外教育的发展。

作为校外教育基地,营地秉承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上海市妇联的正确领导下,营地教职员工探索实践,开拓进取,创新校外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地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积极为广大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营至今,已接待2000余所学校,100多万人次的学生,以及来自香港、台湾及世界各地的小朋友来营活动,为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营地围绕妇联的中心工作,以服务于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战略为目标,承接妇联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好地为妇女儿童事业服务,体现服务社会的公益性。营地连续多年开展了主题为小手牵大手,向着幸福走”的家庭教育亲子营;开展了关爱困境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盛夏狂欢夏令营系列活动,承办了双有“中华大地行”、以及上海市儿童庆六一等主题活动;创新了青春期成长工作坊项目,走出营地,走进了本市的初高中学校,搭建起亲子沟通的教育平台。

营地通过整合自身资源、挖掘社会资源等方式,不断创新教育机制,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内容,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元融合”的营地活动课程体系,在全国营地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营地曾先后获得过“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奖”、“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 “上海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妇联文明单位”、“松江区学生军训基地”、“松江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松江区文明单位”松江区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和称号,营地还先后被上海市实验学校、新普陀小学、上海戏曲学校、上师大附属外国语小学等挂牌为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同时,营地也是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5分钟幸福圈”少先队社会化实践基地,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以及上海市首批100个儿童友好特色实践点。